老家浠水县丁司垱镇王家塆村口,有一低洼之处。一棵百年老樟树张开巨大的枝桠,投下一大片浓荫。阴凉之下,有一口老井。老井建于何时,没人知道,只知道从孩提时代起,这口老井就一直陪着村子的老老少少,送走一轮轮春夏秋冬。
老井井台不高,四周铺垫的青石板被雨水经年累月地冲刷,光亮可鉴。井水清凉透底,舀一瓢灌下去,透心的凉、带着丝丝微甜,饮水者直呼:好水!好井!这里是村民们常常聚集的地方,他们在树阴下互致问候。村子里的大事小事,家长里短都在井边知晓。早上、黄昏时是老井最热闹的时刻,女人们在井边洗洗涮涮,孩子们围着井边嬉戏打闹。这井因有了女人们,也有了灵气,显尽人间烟火。
双抢季节,男人们劳动一天后,一身汗水,乘着月色,来到井边,打桶清凉的井水,当头一淋,凉透脚底,洗尽疲劳,也洗尽浑身燥热。坐下来后,男人们开始高谈阔论,谈自家收成,谈自家孩子,还会说些段子,引来阵阵哄笑,常常惊起树上的鸟儿扑棱棱地直跳。间或有鸟屎掉在身上,又招来阵阵难听的诅咒声。这个时候,女人们是断不会来的。
乡村的夜是多么淳朴,连空气中都弥漫着稻谷的清香和池塘泛起的腥味,偶尔有声声蛙鸣,天空的星星也格外闪亮,伴随着乡村的夜渐渐入眠。
一口水井,养育一方人。有了水,村庄的人过得滋润,过得安心。老井就这样养育了一辈又一辈的人。上世纪90年代起,村民逐渐走出村庄,带来了外面新鲜血液,过得越发有激情。荷包渐鼓后,家家比赛似地竖起楼房,家家院子里钻一口井,然后安装水龙头,一拧,水哗啦啦直流,再也没有谁愿去老井担水了。
井还是那口井,树还是那棵树,只是由于多年没有人光顾,老井旁长满青苔,像迟暮老人,满脸沧桑,偶有灰头土脸的老狗慵懒地躺在树阴下,漠然注视着过往行人。
“老树悬藤挂,落日映残霞”。老井把老树、残阳一并搂入怀抱,终日为伴。人无论走得多远,故乡永远都刻在心头。难舍故乡的那口水井。(乐迎春)